職業規劃是多數人力資源專家都會掛在嘴邊的話,但何時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規劃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怎么辦?9月9日上午,在華眸國際咨詢有限公司和廣東省市場經濟促進會共同主辦的國際論壇上,西方教育學家斯坦福教授約翰D.克虜伯給出了非常“新鮮”的答案。 克虜伯建議:“你們不是要做一個職業生涯規劃,而是要保持開放的觀點;不是要去追尋你的夢想,而是逐步去檢驗你的夢想;不是等待命運的垂青,而是創造自己的幸福;不是不要去犯錯誤,而是知道犯錯誤只是一種風險而已;不是先學一門技術,然后再找工作,而是先找工作,再學習技能,實踐中的學習,永無止境。 ” 職業規劃不是“計劃表” Zeteophobia,也許翻遍英文辭典你都無法找到這個單詞,克虜伯教授表示,這是他所創造的新單詞,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最流行詞匯———意思為生涯規劃恐懼癥! ∩鐣系闹髁魉枷胝J為,一個學生必須在其踏入社會之前做好周全的生涯規劃以保證職業道路的順暢,也即是現在廣為認同的“職業規劃”理論。與此不同的是,克虜伯教授卻認為未來所隱藏的不確定因素等等原因令生涯規劃操作起來變得障礙重重。事實上,也有許多學生為此對生涯規劃開始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克虜伯教授將這種情況喻為“生涯規劃恐懼癥”! ∪绾沃斡“Zeteophobia”?克虜伯教授在演講中反復強調,各種調查顯示大多數人最終所從事的工作與就業前規劃好的職業往往并不相同,職業規劃的作用與效果并不明顯! ∷U述了他理論上最基本的觀點:當今世界的經濟環境日新月異,未來有太多不可知因素,規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年輕人大可不必為自己定下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應該擁有開放的思維,接納各種職業可能性,先工作后學習,從中發現樂趣。他認為,真正對職業生涯有幫助的,是個人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潛在的職業能力,而職業規劃師所要做的,就是協助人們發現自身的品格,而不是簡單地幫助職場人做“計劃表”! “動而后謀”也可以 在演講中,克虜伯向大家展示了一張圖片。圖片中有一個孤島,島上有個人正在給小樹苗澆水,心里想著要把樹苗培植成一株可以懸掛吊床的大樹?颂敳f,“這個人做了一個非常長遠的計劃,但實際上他最要緊的是清楚現在要做的是什么。” 言下之意,盡管職業規劃很重要,但如果只看未來不重視現在的話,恐怕永遠也到不了未來! 】颂敳f,不建議大家過早地規劃人生。“我想幫助他們去做目前有價值的事情,而不是鼓勵他們去考慮40歲時該做什么。” 而在聽眾互動環節中,現場則頗有中西方文化觀念PK的味道。“送您一句話,中國的《孫子兵法》有云,'謀定而后動,先勝而后戰'。”一位聽眾的發言多少有些“針尖對麥芒”! 】颂敳淌诋敿葱廊槐硎窘邮芨鞣N不同的意見,也很欣賞中國文化的內涵。“我反對職業規劃,并不代表希望人們隨波逐流、任其發展,而是提倡要在實踐中發掘潛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
服務熱線
QQ13281423